薛圐圙乡现有重度盐碱地6000多亩,该乡因地制宜,走“以盐适种、生态优先、用养结合、提质增效”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特色路子。2023年,通过种植海水稻、培育盐碱地西红柿等多种途径,向盐碱地要效益,增加农民收入,助推乡村振兴,让昔日“十年九不收”的盐碱地渐成沃野良田。
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我乡因地制宜,改造弃耕盐碱地,深入挖掘‘一村一品’优势,发展农业特色种植,提高土地利用率,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。”山阴县薛圐圙乡党委副书记、乡长梅丽红告诉记者。
罗庄村紧邻桑干河与南高灌渠,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,去年,该村选择无人耕种的50亩盐碱地实施特色海水稻种植,喜获丰收,每亩水稻产稻谷400公斤左右,总计产稻谷2万公斤。在罗庄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稻米加工车间,工人师傅们正在忙碌地进行稻米加工,颗颗饱满的稻花香稻米经过脱粒、筛选等程序后,被装进真空包装袋,销往全国各地。
“我们村积极探索海水稻种植,并引进了水稻加工生产线,实现从种到收、再到生产加工的全链条产业,打造水稻种植优质品牌,去年村集体已经收入10万元,目前稻米正在销售中,还有4000多公斤米没有出售,预计可增收18万—20万元。”罗庄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郇晋侠向记者介绍,“我们今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,逐步改良全村盐碱地。”
“我们已销售西红柿1万公斤,都供应到了各大超市。”薛圐圙乡白坊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边永平对记者说。春寒料峭,但在白坊村雁杰农业科技合作社的西红柿种植大棚里,铁皮草莓西红柿枝繁叶茂、绿意盎然。“这棚铁皮草莓西红柿按每公斤30元计算,预计能卖7.5万元到8万元。今年,我们将带动周边双寨村、西盐池村农民加入到种植行列。”边永平说。
“我们立足盐碱地实际,加大盐碱地改良力度,紧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,向选育耐盐碱作物转变,进一步激发农业生产活力。”梅丽红信心满满地说。
山西日报 记者马占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