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过后,沙溪乡的天麻、前胡等中药材,陆续进入采收期,用工需求大。本地“一工难求”,很多药材种植户纷纷出山“求”工。
舒大贵每天清早都会开车去务川拉工人。务川自治县石朝乡村民陈忠环就是其中一员,近段时间她都在帮舒大贵挖药材:“挖1斤赚1元,一天可以挖150多斤,老板还包接包送。”
沙溪乡位于德江西北部,与务川及德江的钱家、龙泉、楠杆等乡镇相连,全乡1.2万余人居住在平均海拔上千米的大山深处。生态好,海拔高,云雾多,适合中药材生长。
近两年,该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,在巩固提升天麻、茶叶、烤烟等传统产业的同时,又新引进并推广前胡等短平快中药材产业。
去年,该乡发展烤烟7100亩,种植天麻6万平米,见效茶园达到4000多亩,还种植前胡3000多亩。这4个产业年产值均超过1000万元。
采茶青、摘烟叶、挖药材……产业遍地开花,沙溪全年都是用工旺季。“全乡在家的3000多劳动力,一年四季都有活干、有钱赚。”沙溪乡乡长杨森说。
除了满足本地群众就近务工增收,还有很多周边乡镇的闲置劳动力涌入沙溪务工挣钱。舒大贵说,本地请不到工人,他每天要开车去务川接20多人来帮自己挖药材。
种植户外出“求”工的同时,安徽、云南、重庆、贵阳等地的药材收购商,却纷纷把大货车开进山里,蹲守在产业基地“抢”货源。
沙溪境内还自发形成了两三个前胡收购点,每个收购点经常到凌晨一两点还是火热的交易场景。一名来自安徽的收购商说:“沙溪前胡品质好,但就是常常‘抢’不到货。”
据介绍,沙溪乡很多前胡种植大户,都是拿着收购订单种植。舒家村的种植大户罗劲强说:“有订单保障,还有很多收购商上门求购,完全不用担心销路问题。”
种植户出山“求”工,收购商进山“抢”货,是沙溪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。沙溪乡副乡长李文政介绍,仅前胡一项产业就覆盖全乡10多个村,共有180多户种植,成功带动3万人次就业增收。
30多岁的罗劲强之前跑乡村货运,由于行情不好连续亏损。今年在乡干部引导下,流转耕地种植80多亩前胡。他说:“平均每产700斤,按目前的市场行情算,总收入有近40万元,成功打了个翻身仗。”
“乡村振兴,产业是重要支撑。”沙溪乡党委书记全太刚说,该乡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,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、大户带动小户的方式,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新路,为乡村振兴、强村富民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聪
编辑 田勇
二审 吴采丽
三审 朱邪